当前位置:首页 > gps定位系统 > 正文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最新规范

今天给大家分享《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其中也会对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最新规范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什么是GPS控制点?

1、GPS控制点是指一些预先确定的地理位置,用来进行航空测量、航海、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定位及测量。该技术通常需要将GPS接收器放置在不同位置,以便测量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些控制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科学领域,如土木工程、建筑、城市规划等等。GPS控制点的作用是在GPS测量过程中提供一个精确的地理位置。

2、GPS控制点是地面上设置的用于测量和定位的标志物或设备,常用于地图绘制、建筑工程等。 这些控制点提供精确的地理坐标和高程数据,辅助工程师和测量师确定地面位置和高度。 设置GPS控制点需专业测量师或工程师操作,使用高精度GPS仪器,考虑地形等因素,确保测量准确性。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最新规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GPS控制点是指在地面上设置的用于测量和定位的标志物或设备,通常用于测量和绘制地图、建筑物、公路、桥梁等工程项目。GPS控制点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坐标和高程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测量师确定地面的位置和高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GPS控制点通常由专业的测量师或工程师进行设置和测量。

4、GPS控制点和界址点是在测量和标定地理空间位置时使用的两个不同的概念。GPS控制点是在地理测量中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精确定位的点。这些点是经过专业测量和标定的,用于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GPS控制点通常由测量工程师或测绘师在地面上安置,并使用GPS接收器记录其所在位置的坐标。

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类标准的是()

【答案】:C 《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属于检验与测试类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属于,成果与服务类标准;《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属于管理类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属于获取与处理类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最新规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答案】:B 按照劳动标准的功能结构,劳动标准的结构划分为以下标准:①基础类劳动标准,如专用劳动标准术语、符号、代码、图形、标志等。②管理类劳动标准,如劳动管理目标标准、劳动管理项目标准、劳动管理程序标准、劳动管理方法标准、劳动统计标准等。

答案解析:根据测绘标准的分类:《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为检验与测试类标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为获取与处理类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为管理类标准。

【答案】:B 管理风险:①对环境调查和预测的风险;②合同条款不严密、错误、二义性,工程范围和标准纯真不确定性;③承包商投标策略错误;④承包商的技术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和组织措施存在缺陷和漏洞,***不周;⑤实施控制过程中的风险。A 属于项目组织成员资倍和能力风险。

城市GPS测量规范,2001-GB,2009-GB对GPS测量分级要求有何不同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测量按照精度和用途分为A、B、C、D、E级。

CH 2001-9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已作废。现行标准: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11-2001) (2009年版)第 2条第5款, 当贯入深度超过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又贯入硬土层吋,应***取措施防止孔斜或断杆,也可配置测斜探头,量测触探孔的偏斜度,校正土层界线的深度。

结构变化:看矿物成分的变化,比如长石变为粘土矿物,大部分转变为全-强分风化,少量为中风化;构造变化:块状构造转变为碎裂状构造,风化程度高。

【答案】:A、C、D 参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11 ~ 1 3条规定。

倍,在此深度内遇到坚硬黏性土、碎石土和岩层,可根据岩土类别和支护设计要求减少深度。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尚应适当扩大。在开挖边界外,勘察手段以调查研究、搜集已有资料为主,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技术规范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2009-2010。 《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 12898-2009。

2、ch/t2009-2010是我国行业标准。测绘行业标准(CH)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 2009-2010 该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以及测量仪器的要求和检测与维护。

4、**CH/Z 1002-2009**:可量测实景影像标准,提高实景数据的精度和实用性。2 **CH/T 9006-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更新规范,指导数据的及时更新与维护。2 **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提升定位精度和效率。

gps的观测时段怎么算的?

1、不同观测段重点数之和除以控点总数=观测时段数。计算方法1:5台GPS接收机*4个观测段/(10个E级待定点+3已知点)=53 计算方法2: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不同观测段重复点数之和除以控制点总数=观测时段数 例如:有10个待定点,联测3个已知点,用5台仪器去观测,***用边连试。第一时段5台同步开关机,第二时段位移3台,其余2台不动再同步开关机,第三时段位移3台,其余2台不动再同步开关机,第四时段位移2台,其余3台不动再同步开关机,结束静态测量。

3、观测时段数=控制点数乘以每点设站次数除以工作的接收机数,取整即可算得。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

4、关于GPS基线计算,无非有时段数C,总基线数J总,独立基线数J独,必要独立基线数J必,多余独立基线数J多,可靠性指标等等。在题目中会给出网点数n,每点平均设站数m(重复设站次数)或者重复观测点数m’(只有部分点重复观测),接收机数N。

5、总站数-点数)/点数 水平精度是计算值和已知值比较出的差值就是.观测时段数简单的算法就是用你所有观测测段乘袭以仪器数再除以测量的点数。例如:有10个点,用5台仪器去观测,***用边连试。也就需要三个测区。这样观测时段数就是=5*3/10=5。按照技术要求E级GPS最低需要6。

6、观测单元,在快速静态测量定位时,参考站从开始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的连续观测时间段。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GPS84),由美国国防部基于WGS72精密星历建立的地心坐标系,***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0.0系统定向。

国家GPS规范的精度分级

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C、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 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地球力陪塌学的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属于高级的国家GPS大地测量。- B级:用于覆盖全国的基本GPS大地网,适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 G级:相当于国家已有的一二等控制测量,可广泛用于大、中城市及大型精密测量工程的基本控制。

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B级主要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最新规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最新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