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的3节中规定一等大地控制网应满足A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二等对应B级、三等对应C级、四等对应D级。平面控制测量点位中误差应该是5cm。
在我们实习中进行的变形监测,利用多台GPS接收机进行两小时静态测量后,处理结果显示,最弱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是6毫米,平均中误差为7毫米。在卫星信号良好、观测时间超过一小时的情况下,平均点位中误差可控制在一两个毫米以内。
GPS静态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别,尤其在卫星信号良好、观测时间超过一小时的情况下,平均点位中误差可控制在一两个毫米以内。GPSRTK:精度通常在厘米级别,但实际作业中可能达到一二十厘米的误差。时间效率:GPS静态测量:测量过程较长,需要数分钟到数小时的持续观测。
手机GPS定位有误差原因如下:大气层影响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和对流层对GPS信号会起到延迟的作用,电离层对电磁波的折射效应使得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对流层同样会对电磁波产生折射效应,从而影响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是由地面监控站跟踪监测卫星求定的。
GPS-RTK:实时动态定位的效率之选GPS-RTK系统则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基准站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流动站接收卫星信号并利用基准站的观测量进行实时修正。它在工程规划设计和地形图测绘中表现出极高的效率,尽管精度略逊于静态测量,一般在厘米级别,但实际作业中点位中误差可能会达到十几厘米。
1、不同观测段重点数之和除以控点总数=观测时段数。计算方法1:5台GPS接收机*4个观测段/(10个E级待定点+3已知点)=53 计算方法2: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不同观测段重复点数之和除以控制点总数=观测时段数 例如:有10个待定点,联测3个已知点,用5台仪器去观测,***用边连试。第一时段5台同步开关机,第二时段位移3台,其余2台不动再同步开关机,第三时段位移3台,其余2台不动再同步开关机,第四时段位移2台,其余3台不动再同步开关机,结束静态测量。
3、观测时段数C的计算公式为C = n·m/N,其中n为GPS点数,m为每个点的观测次数,N为接收机数量。代入数值C = 4×2/3 = 67。在实际观测中,观测时段数需取整数,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时段划分,这里为简化算例保留小数。总基线数B:对于同步观测,总基线数B的计算公式为B = N(N–1) /2。
4、观测时段数=控制点数乘以每点设站次数除以工作的接收机数,取整即可算得。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
5、时段数C=需要测的总点数/接收机数N即:C=(网点数n*重复设站数m)/接收机数N或者C=(网点数n+重复观测点数m’)/接收机数N总基线数J总和独立基线数J独的求取思路是从每个测段的角度出发。
6、总站数-点数)/点数 水平精度是计算值和已知值比较出的差值就是.观测时段数简单的算法就是用你所有观测测段乘袭以仪器数再除以测量的点数。例如:有10个点,用5台仪器去观测,***用边连试。也就需要三个测区。这样观测时段数就是=5*3/10=5。按照技术要求E级GPS最低需要6。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测量按照精度和用途分为A、B、C、D、E级。
该规范适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各类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替代了早期的GB/T 18314-2001版本,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区地质条件等综合确寇,首级控制网及其加密网不应超过1 年,更低等级的加密网不应超过6 个月。GB 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6 对已建成的卫星定位控制网和精密导线网应定期进行量测。
主要内容涵盖:总则、术语和符号、勘察分级与岩土分类、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特殊岩土、地下水、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水和土腐蚀性评价、现场检验与监测、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成果报告。
【答案】:C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11-2001) (2009年版)第 2条第5款, 当贯入深度超过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又贯入硬土层吋,应***取措施防止孔斜或断杆,也可配置测斜探头,量测触探孔的偏斜度,校正土层界线的深度。
例如,EN 13758-1:2001明确指出其方法不适用于对使用时有一定距离的纺织品的评定(如伞面用纺织品),而GB/T18830-2009标准则未提及此类限制。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2009-2010。 《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 12898-2009。
ch/t2009-2010是我国行业标准。测绘行业标准(CH)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GB/T 18314-202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旨在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测量工作提供统准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以下是对该规范的详细解读:规范背景与目的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GNSS已成为测绘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是工程测量领域的基础性标准,涵盖了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技术要求、精度指标等。替代了GB 50026-2007版本,体现了工程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2006)适用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实施,包括测量精度、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用途广泛我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已于己于人1992年10月1日起实施。此外,在军事部门、交通部门、邮电部门、地矿、煤矿、石油、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在航空航天、测时授时、物理探矿、姿态测定等领域,也都开展了GP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GPS特指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一部分。在测绘应用中,GPS可以用于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动态定位又分为RTD(实时差分)和RTK等。5:RTK是一种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能够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因此,RTK是GPS技术的一种高级应用形式。
1、在中华人民共和芦启圆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GPS监测的精度分为几个等级。 等级划分的规定如下:- 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地球力陪塌学的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属于高级的国家GPS大地测量。- B级:用于覆盖全国的基本GPS大地网,适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
2、国家GPS规范规定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的原则、等级划分及作业方法。测量按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适用于不同领域。AA级GPS测量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以及精密定轨。A级GPS测量则适用于区域性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
3、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C、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4、国家GPS规范精度划分为AA、A、B、C、D、E六个级别: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可作为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点位地心坐标精度≤0.05米,基线长度年变化率精度≤2毫米/年。
5、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B级主要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和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标准为多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标准为多少、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奥迪q3能定位吗